1. 主页
  2. 路孚特博客
  3. 对俄制裁是否会适得其反

June 20, 2022 | 监管

对俄制裁是否会适得其反?

Edward Chancellor
Edward Chancellor
Breakingviews 撰稿人
Edward Chancellor 根据历史经验、国际团结情况以及俄罗斯抵御制裁影响的能力,分析了对俄制裁的可能成效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1. 自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乌克兰出兵以来,俄罗斯已被排除在西方金融体系之外,并面临各种国际经济和金融惩罚措施。
2.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 5 月的世界经济论坛发表讲话时,呼吁“最大限度”实施制裁,使俄罗斯“清楚地了解其行动带来的直接后果”。
3. 政策制定者往往认为,此类措施可以让守法国家快速惩罚入侵者,而且不会给自己带来拖累。但历史证明其效果值得商榷,而且此类措施有时还会造成事与愿违的严重后果。而且,如果说有一个国家已向世人证明其可以承受制裁,那就是俄罗斯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本文作者是路透社 Breakingviews 专栏作家。所表达的意见均为个人观点。

路孚特是路透社新闻面向金融界的独家提供商。

欲通过电子邮件收取更多数据驱动洞见相关资讯,请订阅《路孚特视角》周刊 (英文)

Nicholas Mulder 在其呼应时代的新书《经济武器》(The Economic Weapon) 中指出,制裁是由雅典开创的手段:公元前 432 年,雅典对希腊港口城市迈加拉实施了商业禁令。

但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制裁才开始被频繁使用,当时英法对德国及其盟友实施了广泛的经济封锁措施。战后,制裁被各国视为了维系和平的工具。美国总统伍德罗·威尔逊认为威胁要采取“彻底的孤立政策……可以使一个国家清醒过来。”

成立于 1920 年的国际联盟有权对违反国际法的国家实施制裁。最开始,实施制裁取得了一定的成功:希腊和南斯拉夫本来有意入侵邻国,但由于国联威胁要封锁其对外贸易,两国便只好作罢。

1935 年,时任意大利总理的墨索里尼出兵入侵埃塞俄比亚,这时制裁的有效性才迎来了真正的考验。

当时,除 6 个成员国以外,国联 58 个成员国一致制裁意大利。这些国家实施了出口管制,以期减少意大利的外汇储备,限制其作战能力。

但开战数月后,墨索里尼的军队攻占了亚的斯亚贝巴,制裁随之解除。

20 多年来,全球的许多超大型公司都一直在使用并且信赖路孚特 World-Check 风险情报 (英文)。

 

历史经验教训

从此次失败中可以吸取若干教训。

首先,对大国使用经济武器的效果会打折扣。

其次,威尔逊等早期提倡制裁的人士对人性抱着幼稚的看法。他们认为,人类在面临重大利益威胁时,会停止侵略行动。可惜的是,各国及其统治者(尤其是专制国家和专制君主)会有更优先的事项需要考虑。

第三,不全面的经济封锁是无效的。在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期间,美国和德国都保持中立,国联也未能切断意大利的石油供应。

由于在国际舞台受到孤立,墨索里尼投向了希特勒。德国和日本担心接下来就轮到自己承受经济武器的攻击了,因而更快地寻求实现原材料自给自足。德国因此进一步推进中欧,于 1938 年吞并奥地利,并于第二年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。希特勒甚至在 1939 年跟一位外国外交官说,他需要攻占乌克兰,这样德国人就不会再挨饿了。

日本对石油的迫切需求最终导致日本与美国发生冲突。因此,对意大利的制裁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。

 

俄罗斯对制裁的抵御能力

眼下,普京治下的俄罗斯在国际社会上形单影只。

与意大利不同的是,俄罗斯有丰富的自然资源,能够出色地抵御外部经济压力。事实上,在 1917 年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后,俄罗斯便首次遭到制裁——Mulder 称之为“廉价的反革命”。

新政权经受住了经济封锁,甚至利用其贸易垄断地位阻止欧洲出口大宗商品,与俄罗斯如今阻止乌克兰小麦进入外国市场如出一辙。到 20 世纪 30 年代初,苏联几乎中断了与外界的所有贸易,俄罗斯实施了完完全全的自给自足政策。

国际社会对普京的反对也根本谈不上取得了一致。

国际贸易专家 Simon Evenett 指出,未制裁俄罗斯和制裁俄罗斯的国家之比为 3:1,其中中国和印度就未采取制裁措施。俄罗斯约有一半的出口流向了这些国家,而这些国家的出口份额在过去 10 年里在急剧增加。

此外,欧洲仍然依赖俄罗斯能源。过去 3 个月,俄罗斯进口的下跌速度快过其出口,创造了创纪录的贸易顺差。

即使西方国家已控制了俄罗斯的货币储备,但卢布兑美国的汇率却在走强。据 Evenett 计算 (英文),欧洲对俄罗斯能源进口每增加一道禁令,其长久性国内生产总值仅仅只会下降 1%。

俄罗斯的外国投资

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,俄罗斯在法国的海外投资中大约占比四分之一。时任法国总理的乔治·克里孟梭对俄罗斯实施了制裁,以图迫使布尔什维克政府履行原沙俄政权商定欠下的债务。

世易时移。如今,美国正禁止西方国家的银行接收来自莫斯科的款项,以试图迫使俄罗斯违约。外国人持有的俄罗斯股票和债券的价值已降至零。

麦当劳 (MCD.N) (英文)、雷诺 (RENA.PA) (英文)、英美烟草 (BATS.L) (英文)、 喜力 (HEIN.AS) (英文) 和英国石油 (BP.L) (英文) 等跨国公司都在减价出售其在俄业务。

很难看出报废数以千亿美元计的外国投资会迫使普京改变行为。然而,这些重要事件凸显了制裁另一个不受欢迎的特点:制裁会取消传统上对私人财产的法律保护,导致投资者遭受国家的肆意掠夺。

经济限制的早期批评者曾提出更令人担心的忧虑。批判者指出,制裁模糊了战争与和平之间的界线。难以确定的是,受制裁国家会在何种情况下将新施加的惩罚视为战争行为。身价亿万的投资者乔治·索罗斯曾在达沃斯论坛对听众表示 (英文),他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开始。

更长期的危险在于,与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对意大利的制裁一样,俄罗斯出兵乌克兰和随之而来的制裁将进一步推动去全球化,促使俄罗斯加入中国的阵营,并颠覆以美元为基础的金融体系。

Evenet 警告称 (英文),多极世界的到来可能使西方投资者的更多资产深受拖累。这样的结果并不理想,但一连串事件已开始运转,或许会使这种情况变得不可避免。

 

最佳实践筛查

路孚特预计,随着 2022 年上半年的各种事件继续发酵,制裁方面将变幻莫测,面临持续的不确定性。

我们将努力确保我们继续提供广泛而准确的制裁内容,在当今充满挑战的形势下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支持。

路孚特专有的 World-Check 风险情报数据库 22 年以来坚持量化及追踪制裁名单,使我们能为遍布全球的客户提供可靠的数据 (英文)。